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点击 加入 标准互相分享 微信群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中波广播网覆盖技术 GB 2017 80 北京 1981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 2017 - 80 中波广播网覆盖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国内中波广播网的规划、电台服务区的估算和电台间干扰的估算。 一、术语定义 1.中波频段 在无线电频谱中划分给中波广播使用的~一段,称为中波频段。 2.发射带宽 每一个中波调幅广播在中波频段中所占的频带宽度,称为发射带宽。 3.频道 整个中波频段中的一部分,其宽度等于发射带宽。每个频道的中心频率是该频道的标称载频。频 道以其标称载频为特征。 4.频道间隔 两个相连频道的标称载频之差。 5.射频保护率 为保证得到满意的收听质量所需要的欲收信号场强与干扰信号场强的最小比值,以分贝表示。 6可用场强 在存在自然噪扰、工业干扰和同、邻频发射机干扰的实际情况下,为得到满意的收听质量所需要 的场强最小值。 7.服务区 一个发射机的周围,以可用场强为边界的地区,在这个地区内的各点场强均大于或等于可用场 强。 8.同步广播网 使用完全相同或接近于完全相同的频率而广播同一节目的一组发射机。 二、主要技术指标 9.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 国家标准总局发布 1981年1月1日实施 中央广播事业局提出 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处起草 GB 2017-80 共16页第2页 表 1 号 指 标 项 目 指 标 数 值 1 中波频率范围(kHz) 526.5~1606.5 2 频道间隔(kHz) 9 3 各频道的标称载频 见表2 发射带宽(kHz); 4 540 ~1593 ±100 531 ±4.5 1602 ± 4.5 5 射频保护率(dB): 同频保护率 2600 邻频保护率(9kHz间隔) 5 同步广播保护率: ①地波受地波于扰 相位同步 3 频率同步 4 ②地波受天波干扰 8 6 载频频率偏差允许限度(Hz) 10 频率同步制相邻电台间允许频偏(Hz) ≤0.015 7 注:根据需要,可以小于表列数值,但不宜小于4.5kHz。 ②在地波受天波干扰的情况下,欲收信号场强应在50%的时间内比干扰场强高出这个数值。 ③当两个同频发射机(不同步)播送同一节目时,保护率降为14分贝。 各频道的标称载频 表 2 频 率 频 率 频 率 频道编号 频道编号 频道编号 ( kHz ) (kHz ) (kHz) 1 531 594 15 8 657 2 540 9 603 16 666 3 549 10 612 17 675 558 11 621 18 4 684 5 567 12 630 19 693 576 13 639 20 702 6 7 585 14 648 21 711 SAC 共16页第3页 GB 201780 续表 2 频 率 频 率 频 率 频道编号 频道编号 频道编号 (kHz) (kHz) (kHz) 22 720 56 1026 06 1332 23 729 57 1035 16 1341 24 738 85 1044 92 1350 25 747 59 1053 93 1359 26 756 60 1062 t6 1368 27 765 61 1071 96 1377 774 28 62 1080 96 1386 29 783 63 1089 26 1395 30 792 64 1098 98 1404 31 801 65 1107 66 1413 32 810 66 1116 100 1422 88 819 67 1125 101 1431 34 828 68 1134 102 1440 35 837 69 1143 1449 36 846 70 1152 1458 37 855 71 1161 105 1467 38 864 72 1170 106 1476 68 873 73 1179 107 1485 40 882 74 1188 80T 1494 41 891 75 1197 109 1503 42 006 76 1206 110 1512 43 606 77 1215 111 1521 44 918 78 1224 112 1530 45 927 79 1233 113 1539 936 80 46 1242 114 1548 47 945 81 1251 .115 1557 48 954 82 1260 116 1566 49 963 8 1269 117 1575 50 972 84 1278 118 1584 51 186 85 1287 119 1593 52 066 86 1296 120 1602 53 666 87 1305 54 1008 88 1314 55 1017 89 1323 三、计算方法和测量方法 10电波传播 (1)地波传播的计算方法 共16页第4页 GB 2017-80 a。地波传播根据严格的绕射理论公式计算。为便于计算,对某些特定的地导系数作出了地波传 播曲线如图1至图9。这些曲线均折算为1千瓦功率。当某地区地导系数为已知时,在距离r(公里) 处的场强可按下式计算: E(r)=E(r)+p+G (分贝) (1) 式中:E()一一在距离r处的场强值(分贝); P二一发射机的功率(千瓦), G—天线增益; E。(r)可以从相应的地波传播曲线上查得数据(分贝)。 对于不同高度的垂直天线,增益G可以从图10中查出(分贝)。 b.复合传播路径的计算方法 假定在电波传播的路径上,电导率和介电常数不均匀,并假定整个路径由Si、S2、S3等各 段组成。每--段长度分别为di、d2、dg,其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分别为0ie1、2e2、3e3……。例 如一个三段的路径,可如下图; St(or. ep) S2(02. E2) S,tdr es) d, 假定T点是发射机,R点为接收机,则R点的场强E。的计算方法如下: 对应于S,段的地导系数,标出距离为d,处的场强E(d,),单位为分贝(微伏/米)。再对应 于S2段的地导系数,求得E²(d,)和E²(di+d²)。再对应于S3段的地导系数,求得场强Es(d,+dz) 和E3(di+dz+d)。 计算R点的场强为: ER=Ei(d,) -E2(d,)+E2(di+d2)-E,(d,+d2)+E,(di +d2+d3) ...... ( 2 ) 将上述程序倒过来,R为发射点,T为接收点,仍照上述方法求ET: ET-E,(dg)-E,(ds)+E,(ds +d2)-Ei(dg+d2)+Ei(d,+d2+d3) ..*. ( 3 ) 待求的场强值E。可按下式求出: .(4) 2 c.地导系数的测量方法 对于任何地区的地导系数的测量采用地波衰减法”,即测出地波衰减与距离的关系,然后把测 量结果与地波传播曲线(图1至图9)相比较,可以推算出受测地区的大地电导率。这种方法适用于 所有的中波频率。 (2)天波传播的计算方法 天波传播的场强计算,同样按照式(1),但式中E,(r)应按图11中的天波传播曲线查出,这是 一条根据实测结果作出的经验曲线,对应于1千瓦发射功率; P为发射机功率(千瓦), G为天线增益,应按图12根据传播距离求出。 (3)两个以上电波的合成场强 当存在两个标称频率相同的电波,其场强分别为E、E2、E3(分贝)时,其合成场强应按 功率和相加后按下式计算: E合=10log[10E//10+10E./10+10Es/10+..] (分贝)....5) 为便于进行计算,可利用图13。设E,≥F2,合成场强为:

pdf文档 GB 2017-1980 中波广播网覆盖技术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 2017-1980 中波广播网覆盖技术 第 1 页 GB 2017-1980 中波广播网覆盖技术 第 2 页 GB 2017-1980 中波广播网覆盖技术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06 17:30:4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