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点击 加入 标准互相分享 微信群
ICS 13.300;55.020 C 6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9521.12—2004 有机过氧化物危险货物危险特性 检验安全规范 Safety code for inspection of hazardous properties for dangerous goods of organic peroxides 2004-11-01实施 2004-05-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 19521.12—2004 前言 本标准第5章和第6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与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第13修订版)及《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 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第4修订版)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其有关技术内容与上述规章一致,在 标准文本格式上按GB/T1.1一2000做了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危险品中心实验室。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亚太地区危险品协会、江南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利兵、李晶、李宁涛、孙书军、刘金凤、曹丽静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GB 19521.12—2004 有机过氧化物危险货物危险特性 检验安全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机过氧化物危险货物的分类、要求、试验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有机过氧化物危险货物危险特性及适用包装类别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472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测定通则 GB19455—2004民用爆炸品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 GB19458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通则 ISO3679色漆、清漆、石油和有关产品闪点的测定快速平衡法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第13修订版)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第4修订版) 3术语和定义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规章范本》(第13修订版)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标准。 3. 1 过氧化物 peroxide 含有氧基一0一0一结构的氧化物 3. 2 有机过氧化物 organic peroxides -种有机物质,它含有两价的一O一〇一结构,可看作是过氧化物的衍生物,即其中一个或两个氢原 子被有机原子团所取代。 3. 3 SAC 自加速分解温度self-acceleratingdecompositiontemperature(SADT) 物质装在运输所用的容器里可能发生自加速分解的最低环境温度。 4分类 4.1有机过氧化物的分类 4.1.1任何有机过氧化物都应考虑划入危险货物分类的5.2项,除非有机过氧化物配制品含有: a)其有机过氧化物的有效氧质量分数不超过1.0%,而且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不超过1.0%,或者 b) 其有机过氧化物的有效氧质量分数不超过0.5%,而且过氧化氢质量分数超过1.0%,但不超 过 7. 0% 。 4.1.2有机过氧化物按其危险性程度分为七种类型,从A型到G型;有些类型再分成项别、类别和项 GB19521.12—2004 制的号码顺序并不是危险程度的顺序。 4.1.3A型有机过氧化物 4.1.4B型有机过氧化物 任何具有爆炸性质的有机过氧化物配制品,如装在供运输的容器中既不起爆也不迅速爆燃,但在该 容器中可能发生热爆炸。这种有机过氧化物装在容器中的数量最高可达25kg,但为了排除在包件中 起爆或爆燃而需要把最高数量限制在较低数量者除外(见附录A出口框B)。 4.1.5C型有机过氧化物 任何具有爆炸性质的有机过氧化物配制品,如装在供运输的容器(最多50kg)内不可能起爆或迅 速爆燃或发生热爆炸(见附录A出口框C)。 4.1.6D型有机过氧化物 4.1.6.1如果在试验室试验中,部分起爆,不迅速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不显示任何激烈效应。 4.1.6.2如果在试验室试验中,根本不起爆,缓慢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不显示激烈效应。 4.1.6.3如果在试验室试验中,根本不起爆,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显示中等效应可以接受装在净重不 超过50kg的包装中运输(见附录A出口框D)。 4.1.7E型有机过氧化物 任何有机过氧化物配制品,如在试验室试验中,既不起爆也不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只显示微 弱效应或无效应(见附录A出口框E)。 4.1.8F型有机过氧化物 任何有机过氧化物配制品,如在试验室试验中,既不在空化状态下起爆也不爆燃,在封闭条件下加 热时只显示微弱效应或无效应,以及爆炸力弱或无爆炸力(附录A出口框F)。包装的附加要求按《关 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第13修订版)4.1.7和4.2.1.12。 4.1.9G型有机过氧化物 加热时不显示任何效应,以及没有任何爆炸力,应免予被划入5.2项,但配制品必须是热稳定的(50kg 包装的自加速分解温度为60℃或更高),液体配制品须用A型稀释剂退敏(附录A出口框D) 4.1.9.2如果配制品不是热稳定的,或者A稀释剂以外的稀释剂退敏,配制品应定F型有机过氧 化物。 4. 1. 103 非有机过氧化物配制品 其有机过氧化物的有效氧质量分数不超过1.0%,而且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不超过1.0%;或其有机 过氧化物的有效氧质量分数不超过0.5%,而且过氧化氢质量分数超过1.0%,但不超过7.0%。 5要求 5.1有机过氧化物危险货物危险特性试验应按附录A的判别流程进行,试验顺序是试验系列E、H、 F、C,然后是A。试验系列B、D和G的包件试验只有在试验系列A,C和E的相应试验的结果表明有 此需要时才进行。 5.2温度控制要求: 5.2.1下列有机过氧化物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控制温度: b) SADT不大于50C,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时显示中等效应或SADT不大于45C,在封闭条件下 加热时显示微弱或无效应的D型有机过氧化物。 SADT不大于45℃C的E型和F型有机过氧化物。 5.2.2确定自加速分解温度需进行试验H,选择的试验应以能代表待运包件的大小和材料的方式 2 GB19521.12—2004 进行。 5.3有机过氧化物危险货物包装上铸印、印刷或粘帖的标记、标志和危险货物彩色标签应准确清晰,符 合GB19458有关规定要求。 6试验 6.1一般性能检测 6.1.1有机过氧化物配制品的有效氧质量分数(%)按下列公式(1)计算: ...(1) 式中: W—有效含氧的质量分数; ni一有机过氧化物i每个分子的过氧基数目; 5 有机过氧化物i的浓度; m,- 有机过氧化物i的分子量。 6.1.2密度的测定 见GB/T4472。 6.1.3闭口闪点的测定 见ISO 3679。 6.2预备试验 6.2.1试验项目 用较少的样品进行小规模试验来确定物质的稳定性和敏感性;它包括确定物质对机械刺激(撞击和 摩擦)以及对热和火焰的敏感性。 6.2.2试验类型 用四类小规模试验做初步安全评估: a) 落锤试验,用于确定对撞击的敏感性; b) 摩擦或撞击摩擦试验,用于确定对摩擦的敏感性; 确定热稳定性和放热能的试验; (p 确定点火效应的试验。 6.2.3试验方法见GB19455—2004。 6.3分类试验 6.3.1试验系列A 6.3.1.1检验项目 有机过氧化物是否传播爆炸问题的实验室试验。 6.3.1.2试验准备 对于有机过氧化物,可以将一个确定爆炸力的试验(试验F)同确定在封闭条件下加热的效应的两 a) 爆炸力试验得到的结果是“无”; b)试验E.2和试验E.1得到的结果是“无”或“微弱”。 6.3.1.2.1对于装在包件中运输(中型散货箱除外),如果甄别程序表明不需要进行系列A试验,附录 A方框1问题的答案即为“否” 6.3.1.2.2如果物质考虑用罐式集装箱或中型散箱运输或予以豁免,那么需要进行系列A试验,除非 对浓度较高、物理状态相同的物质配制品进行的系列A试验得到的结果是“否”。 3

pdf文档 GB 19521.12-2004 有机过氧化物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 19521.12-2004 有机过氧化物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 第 1 页 GB 19521.12-2004 有机过氧化物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 第 2 页 GB 19521.12-2004 有机过氧化物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06 17:30:4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